有關「未來」的題材
- Erica Ka 艾力家
- 2016年10月23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有一天晚上,在準備書目題材之際,偶爾為地球做了件事,這可能是對「我們未來」好一點的事。這讓我再次思想到「未來」的題材,未必再只思考個人的成長、個人的願望或理想這樣簡單;未來的意義,一定比之前一直見到過的主題廣闊宏大。
這是甚麼?一定莫過於我們每天在生活的自然與大地。
有人問道:你上一次接觸大自然是多久之前?
學生答:是上次去沙灘
學生又答:是上次颱風到香港時,我親身接觸到大自然的「威力」!
那人再問:其實自然,真的那麼遠嗎?
你們想一想你每天一定要用上什麼,才可生存?
學生搶答:是水
另一搶答:對了,是空氣!
對了,就是如此。
大自然不一定在新界區、不一定是在海邊、也不是在它,發怒了,刮颱風時,你才遇遇見。
它,一直與我們共存。

[source:Facebook 昔日香港]
1962年9月颱風溫黛襲港後的銅鑼灣
コメント